摘要:
【警惕!房产中介伪造合同诈骗被判刑,消费者需擦亮眼睛】东莞一房产中介利用买卖双方信息差,伪造合同,冒充买卖双方,最终诈骗购房定金。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,案例警示消费者交易需谨慎。

正文:
房产交易原本是一件大事,大家都希望能够顺顺利利,不过有些房产中介可能就不那么靠谱了。就在东莞,有个中介利用职位之便玩起了花招,冒充买卖双方,大搞诈骗。这招看似高明,可最终还是没逃过法律的眼睛。两名中介因此被判了刑,一个四年八个月,一个三年三个月,并且要掏腰包罚金。
具体是怎么回事呢?事情是这样的,杨某甲得知张某要卖房,就和杨某乙串通一气,设计了一个骗局。他们一方面和房东张某签订了一个319万的房屋交易合同,另一方面又以张某亲戚的名义,伪造合同,以230万的价格和真实买家刘某签了合约。刘某照合同交了50万定金,结果35万就被中介杨某甲调包到自己的口袋里,杨某乙也从中分得了10.2万。
法院的办案人员提醒,这个案例给大家的教训是,做房产交易一定要保持警惕。别完全信任中介,合同要仔细看,钱要小心打,相关的收据证据一定要保存好。如果发现被骗,一定要及时报警处理,以免损失扩大。
小编点评:
在房产交易中,买卖双方因为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,经常需要依赖房产中介,而这种依赖有时会变成中介可乘之机。东莞这起中介诈骗案,不仅仅是对两个中介个体的惩处,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严正警告。我们买房卖房,一定要保持一颗明亮的心,不能因为暂时的疏忽,而让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打水漂。同时,这也是对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维护。作为消费者,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,明白自己的权利,遇到问题及时寻求法律帮助。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,让更多的人学会在房产交易中如何保护自己,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