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友关注:女子觉得邻居车位太宽私改区分线。在东莞,一位
业主私自更改了车位线,导致邻居车位变窄,无法正常停车。经过法院审理,认定更改车位线属于侵权行为,判决侵权一方恢复原状。此事件提醒业主在购买和使用车位时,需明确车位边界,遵守法律规定,以免影响邻里关系。

东莞市某小区里,车位纠纷引发了一场法律纷争。翟女士发现自己的停车位线被邻居陈女士私自改变,导致车位宽度缩小了25厘米。这一变化让翟女士感到困惑,经物业调查发现,陈女士为了方便停车,擅自调整了两车位的中间区分线。尽管物业多次协调,陈女士坚持自己的车位线位置合理,认为是翟女士改线在先,而她只是“恢复原状”。
翟女士对此表示异议,称原本车位线位置是因车库内设有通风管道而划定,管道拆除后,显得车位宽敞,并未私自改动。在多次协商无果后,翟女士将陈女士和物业公司告上法庭,要求恢复车位原状并赔偿损失。东莞第三法院经过审理,判定陈女士的行为属于侵权,要求其限期内将车位恢复至原状,并驳回了翟女士关于租金损失的诉求。
此事件提醒我们,在现代社区生活中,合理使用公共资源,尊重他人权益是每位业主应有的素养。车位作为小区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,其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。私自更改车位线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,还可能危及车辆的通行安全,甚至破坏邻里关系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擅自调整车位线造成不动产损毁的,责任人需承担修复或恢复原状的法律责任。因此,业主在购买和使用车位时,应明确合同条款,确保所有细节清晰明了,包括车位边界和尺寸等关键信息。同时,保存好相关凭证,如原始图纸和交付照片,以备不时之需。
在发生纠纷时,理性的沟通和协商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。如果无法达成共识,法律依然是保障权益的最后防线。通过合法途径维权,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,也能维护小区的整体和谐。物业公司作为管理方,应积极发挥调解作用,帮助业主化解纠纷,确保小区的正常秩序和居民的和谐生活。